克而瑞咨询

CRIC研究

克而瑞

微信扫一扫

指标看房企系列之九:2013年,谁的周转速度最快?

收藏 打印 转发至微博 字体: 发布时间:2014-05-12

  高周转是近些年房地产业的热点话题,2013年,房企以数据来说话,证实加快周转是行业趋势。从TOP50房企各项周转指标来看,最为代表性的是存货周转率,2012年50强房企平均存货周转率0.33次/年,2013年则提升至0.35次/年。其中,存货周转率排名的前十的房企,最快周转率可达0.56次/年,平均存货周转率为0.48次/年,远高于行业平均水平。


  同时我们也注意到,在其他两项周转指标中,排名前十房企亦展示出较好的周转能力。结合上榜企业,我们认为,当下房企采取的高周转策略主要基于两种模式,一种是快速开发型,即缩短项目从拿地到开盘的时间,在提高效率的同时抢跑市场;另一种为薄利多销型,或低价入市,或折扣优惠,给予客户一定让利空间来促进项目快销、多销。

  不过,按照周转指标,不同房企呈现出多样性策略定位。

  总资产周转率较高的房企,平价销售占主导。在总资产周转率排名前十房企中,大部分企业采取的是平价销售策略,如恒大、碧桂园、新城等。恒大最为典型,2013年项目总体销售均价仅6741元/平米,在TOP50房企中排名靠后,企业一直实施“开盘必特价”的营销手法,赢得客户认可。与恒大不同,融创可实现高周转,归于企业独特的收购模式,通过购入已建成项目,企业大大减少项目前期时间及费用成本。此外,华夏幸福则借助“园区+地产”模式,在扩张之路上疾驰,高达0.36次/年的总资产周转率背后,是企业将产业园运转和项目销售有机结合。

  净资产周转能力较好的房企,多擅长利用财务杠杆,谋求利益最大化。保利、绿城及阳光城是这类房企的代表,尤其体现在阳光城,通过财务杠杆,撬动可观的销售回报。这些房企的共性在于,资本界普遍看好,评级机构给予较高资信级别,企业可从更多渠道获取资金支持,投入项目开发中,实现较高投入产出比。

  此外,我们更应该关注存货周转率,这个指标是企业变现能力的体现。根据存货周转率排行,除了前文体提到的恒大、融创以不同策略加快周转外,中海、龙湖及世茂房地产等房企在存货周转速度方面也是不错的。存货周转率较高的房企,往往注重项目开发进程或灵活的产品策略。龙湖、世茂房地产颇具典型性,前者提出“三快策略”,项目拿地到开盘时间仅有5个月,由此实现企业存货业内低水平,后者实施产品变革,大户型改小户型,更贴合主流置业需求,存货周转率从2011年时的0.37次/年,提升至2013年的0.41次/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