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户服务热线 021-6086 8888

一周热点评论——蓝印末班车、抢夺金地、降价暗战、土拍陷冰窟

作者:首席分析师 丁祖昱  发布时间:2014-04-27

1、天津市场争抢蓝印房末班车

天津停办蓝印户口政策的消息传开后,买房人与开发商都在争抢蓝印房末班车,政策给开发商们留下了充足的时间。蓝印是天津等诸多郊区大盘的主要卖点,离北京很近的武清,是蓝印户口政策的最大受益区域之一。

点评:

自从天津宣布取消蓝印之后,赶末班车的人趋之若鹜,这可能也是上半年弱势的天津市场最后一剂强心针。对于武清等区域楼盘一直都将蓝印户口作为卖点,市场却一直不温不火,现如今这个政策要取消了,最后这一个多月的成交倒是可以期待一下。但无论如何,这个政策也不可能成为天津楼市起死回生的法宝。市场还是得交还给市场本身,寄希望于通过政策刺激来激发需求释放,是不会再发生了。


2、金地控股权争夺白热化

25日晚间,金地集团发布股东权益变动公告指出,生命人寿累计持股占比由之前的19.8%提高至24.8186%,23日,安邦系再度对金地进行增持,持股比例已达15%。这意味着二者对于金地股权的争夺进入白热化状态。

点评:

生命人寿和安邦两家投资人不知怎么回事,就这么看好金地集团,截止到25日,分别持股占比24.82%和15%,远高于金地原先的第一大股东福田投资,成为名副其实的第一、二大股东。金地股价不断拉升,从今年首个交易日计算到4月25日,金地股价已上涨55%。

金地的股权之争,俨然要变成今年资本市场的一场大戏,最终结果如何,唯有拭目以待。就迄今为止的情况,我明日以专篇详细解读,敬请期待!


3、降价演绎成暗战

近期,多个城市的降价信息充斥各种渠道。杭州依然是主角,据称万科某盘在酝酿降价,方案已经做好。不久附近世茂项目迅速“截胡”。谁料到晚上,附近的绿城项目放出消息,以更低价格入市。此外,成都和上海楼盘也传出了降价消息。

点评:

本周市场上酝酿产生了很多“故事”,一些城市的项目促销行为已经俨然被演绎成堪比谍战大片,特别是杭州几家大房企降价事情被演绎成多个版本。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,杭州降价的情况比之前加剧,主要的大企业如万科、世茂、绿城、远洋等纷纷加入。降价本身是无可厚非的,每一轮的房地产市场调整过程中,都是大企业带头降价的,对他们而言,东边不亮西边亮,重要的不是守住每个楼盘的价格而是确保企业整体现金流、确保整个公司利率润,故而必要时的壮士断腕求生也是明智之举。

至于成都、上海的降价信息而言,整体上这些城市与杭州截然不同,不存在供应过量的库存去化压力,当我听闻这样的消息时第一反应就是怀疑消息真实性。经核实,成都并没有大范围的降价,所谓6.8折的几个项目都还没开盘,无从比较,唯一实质降价的九龙仓项目自身定位偏差、价格虚高造成去化缓慢,价格调整是回归理性,华侨城和万科项目小幅降价也是这种情况,再者九龙仓此次是全国降价,单个企业行为并不代表整体城市市场情况。而上海也爆出浦东唐镇某项目7.8折甩卖,由4.6万/平降到3.6万/平,客观来说,现如今这个价格是比较合理的,周边绿城项目也就这个价格,实际上就是价格定位错误,现在重新进行价格修正,只不过在这个敏感时期显得尤为极端而已。而且这个项目地价本身非常低,价格回归之后依然利润丰厚。正基于此,我认为对此大家没有必要草木皆兵!


4、多城市土地拍卖迅速遇冷

4月下半月以来,多个城市土地拍卖迅速遇冷,广州、济南、苏州、杭州、南京、武汉、天津等城市流拍地块显著增加,底价成交成为主流,“三高”地块似乎已经成为绝响。

点评:

毫无疑问,土地市场的阵阵寒意比楼市来的要快、来的要猛烈,可谓春寒料峭。从目前来看,北京、上海的地块依然抢手,24日北京有5幅地拍卖,成交81亿元,至此北京今年土地出让金已经突破千亿,而此前上海松江两幅纯宅地分别以溢价率55.2%和100.15%成交,在周边商品住宅成交均价2万元/平方米左右的情况下,不惜以超过14000元/平方米的楼板价拿地,可以看出开发商拿地是比较激进的。相比之下,其他诸多城市的土地市场却就显得异常清冷。客观地说,这点也是很正常的,因为对市场趋势的判断是趋同的,再乐观的人在现在也是观望的,觉得土地市场会有一轮调整,除了一些城市如北京、上海的特别稀缺的住宅用地之外,其他城市都会观望,土地市场遇冷也在情理之中。

在这个时间中,如果有底价相对合理、位置相对较好的二线城市的住宅用地,其实是可以拿的,倒没有因噎废食。毕竟日子还是会继续的,房子依然是要开发的,在没有竞争的情况下,能以底价拿到比较质优的土地,也是一件乐事。

关注方式

微信扫描二维码

查找微信公众号【丁祖昱评楼市】

搜索微信号“dzypls”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