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户服务热线 021-6086 8888

上海规土“五量调控”将成高地价终结者

作者:首席分析师 丁祖昱  发布时间:2014-05-08

5月6日,举行,韩正书记对编制好上海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提出了诸多具体要求,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上海未来规土管理方面基本策略的制定,对未来上海土地利用提出了一个“五量调控”管理思路,分别是:总量锁定、增量递减、存量优化、流量增效、质量提高。客观来说,这“五量调控”的贯彻落实,将在上海土地利用历史上留下至关重要的一笔。

总量锁定,是将2020年规划建设用地规模3226平方公里作为上海未来建设用地的“终极规模”予以锁定。

增量递减,是全市新增建设用地年度计划在2013年的基础上逐年递减,同时加大新增建设用地计划与集中建设区外减量化规模的关联力度,确保总量锁定目标的实现。

存量优化,是通过存量低效建设用地盘活和城市更新,优化城乡建设用地布局和结构。

流量增效,是通过实施土地利用全要素管理,建立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,提高空间周转指标的周转速度和效率,实现不增土地增效益。

质量提高,是通过适度降低工业用地比重,提高公共绿地和公共服务用地比重,实施土地综合开发和复合利用,提高土地利用效益。

众所周知,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的土地资源一直比较紧张,除广州略好外,其他三个城市可开发利用土地都是捉襟见肘,而深圳尤为紧张,深圳本身土地量非常有限,自上世纪80年代开发以来,城镇化率已达到100%,以致目前缺少腾挪空间,现在能做的就只能是针对80年代的项目进行旧城改造。北京上海一直也说土地供应不够,我个人一直认为是伪命题,并不是没有土地,核心在过去的政策本身,对土地利用方面存在很多障碍。此番“五量调控”就能解开这个貌似难题的伪命题。

这五点将对上海未来土地利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,最核心的思路则是通过变性流通给出了土地使用权的退出机制。

首先,最重要的是存量优化。对原有已出让土地的规划调整放开了闸门,而且我们也看到在和土地收储相关的政策当中,也充分考虑到了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诉求,比如说原有的工业用地转性收储之后再出让,原先就是给一个补偿,现如今还会在原有补偿基础上,给予一定比例的土地出让收益,即是说又一个保底数还有一个超额利益分配数,这就给存量土地的再利用打开了全新的思路。

对一些零星地块的盘活,允许通过存量补地价转变土地属性,可以不通过招拍挂流程而自行开发。这又是一大批量的可开发土地释放出来,尽管每幅地可能都较小,但总量很可观。

据上海市房地局土地调查规划院数据,目前上海建设用地总量约2400平方公里,其中工业用地占到1000平方公里,城镇生活居住用地则为600-700平方公里。按照国际标准,工业用地与生活居住用地之比最高也就是1:1,上海工业用地规模已超警戒线。在目前1000平方公里的工业用地中,就有100平方公里以上是可以二次开发的。如果在这个工业用地总量中好好做一番存量优化,上海未来5-10年的开发土地都解决了。

其次,质量提高。降低工业用地的比重和缩短工业用地使用权期限是很有必要的。一直以来不仅上海甚至全国,工业用地的在城市土地利用中比例明显偏高。即便是企业早已破产倒闭数年,而土地使用权依然归其所有,土地上面已经不会产生经济效益而造成大量工业用地闲置,造成极大资源浪费。如果未来每个地方城市在工业用地总量方面有5%-10%的缩减,就完全足以调整目前房地产住宅开发用地甚至商服用地的供求矛盾。

这个令人耳目一新的土地利用规划,将会对上海土地市场产生何种影响呢?我认为:

1、短期内影响不大。目前只是原则性政策出台,从调研、试点、落地操作到全面铺开,形成程序化的操作规范,可能尚待时日。

2、对未来2-3年之后上海整体土地市场有至关重要的意义。当前的开发企业更应该关注这些存量土地、工业用地,更应该关注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。

3、这个政策对抑制上海土地价格也有重要作用,供求关系的改善将大大缓解目前上海的供地不足矛盾,在这个背景下整体地价的平稳也是可以期待的。

但是,这个政策也要注意寻租现象的出现,招拍挂虽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,但在公平性上无可置疑,一旦有其他途径拿地了,那就要注意寻租问题,千万别又因为权力寻租让这么好的政策无法实施。

附:上海市政府出台的关于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相关政策

1、《关于进一步提高本市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的若干意见》(沪府发〔2014〕14号)

2、《关于本市开展“城中村”地块改造的实施意见》(沪府〔2014〕24号)

3、《关于本市盘活存量工业用地的实施办法(试行)》(沪府办〔2014〕25号)

4、《关于加强本市工业用地出让管理的若干规定(试行)》(沪府办〔2014〕26号)

关注方式

微信扫描二维码

查找微信公众号【丁祖昱评楼市】

搜索微信号“dzypls”

最新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