客户服务热线 021-6086 8888

政府信息公开置疑

作者:首席分析师 丁祖昱  发布时间:2014-04-14

我是做房地产大数据的,从我13年从事房地产信息服务的经验来看,中国最难获取的房地产大数据其实是政府应该公开的数据——房地产交易数据。与发达国家比较,中国房地产交易数据差距巨大。

实际上,2004年7月,国家建设部便发布了第131号建设部令《建设部关于修改<城市商品房预售管理办法>的决定》,在决定中就要求各市、县人民政府依法对商品房预售进行信息公示。且需要公示的信息需要包括房屋门牌号、面积、户型结构、成交价格和交易日期等诸多明细。但从目前实际公示情况来看,我发现《规定》并没有被很好的执行,房地产交易信息存在诸多问题。

第一,一手房交易信息特别是价格信息不准确。很多城市甚至就根本不公开这些数据,例如广州、武汉、长春等。而深圳、杭州、重庆等城市即使有数据,也只有开发商报价,而不是实际成交价格。除此之外,其他城市还会利用供应价格、参考价格、最高限价等数据来替代实际成交价格,扰乱数据的准确性。

第二,二手房交易几乎无处可查。部分城市如北京、广州、深圳等即使有数据显示,也只是公布成交总量,并没有交易明细。而仅有总量数据对判断市场情况和走势并没有借鉴意义。而在发达国家比如美国的二手房交易信息,除了能够实时查询交易明细,对历史上所有成交的查询也十分方便。

第三,很多城市即使公开了交易信息,但是备案数据严重滞后,例如太原、重庆、大连、长沙等等,个别城市甚至要滞后一两个月。由于信息公布的滞后,就无法及时反映当前市场情况,对企业分析决策带来很大的不利影响。

根据数据的发布情况,我们将监测的城市按照优、中、差分为三类。其中数据发布比较好的城市主要有上海、宁波和青岛等地,而数据发布情况比较差的城市主要以北京、天津、重庆等地为代表(详见附表)

从我个人的猜想来看,各地房地产交易信息的不全面,肯定不是技术上的问题。(如果某个城市到现在还有技术上的问题,那么可以说这个城市的房地产行业管理水平已经低到不可思议程度。)这里我总结有以下几点原因:

首先,关于价格信息的不准确的原因,最大一部分原因是前几年政府对“限价”过分看重,不想让消费者、业内、媒体、特别是领导了解实际的房价情况,所以都采用了这种遮遮掩掩的方式。但瞒得了一时瞒不了一世

其次,二手房信息不公布的主因是由于交易双方为规避税费虚报价格,二手房交易存在大量阴阳合同,估计占比要达到90%以上。如果政府如实公布价格数据,不仅对市场没有参考性,还可能会误导市场。但政府通过不报的方法来避免出错,也不是长久之策。政府应该主导完善交易制度和税收制度,为及时准确公布二手房数据作出积极努力。

第三,信息公布不及时主要是政策监管的问题,有些城市对及时备案监管很松,特别是在限购的情况下。各方面利益主体为保证自身利益,均没有及时备案的诉求,从而造成了目前这种情况。

第四,部分城市交易中心下设实体机构,通过贩卖数据来谋求资金利益,这个时候当然要对数据公开设置各种障碍。例如天津、南京西安等地均有此类情况。

第五,是政府为了防止专业机构获取数据,不断改版,不断设障碍,甚至经常出现网站中断的情况,例如天津、重庆、西宁常州等地。

中国房地产信息公开的工作已经做了10年,应该讲成效显著,但同样问题也非常明显,如果持续不完善这些问题,我不知道凭什么能够去完成不动产登记制度和信息联网工作。今天来看,房地产信息工作仍然任重道远,推进和完善都需要政府、开发商、专业机构和消费者的全力配合。

附表:直辖市、计划单列市和省会城市的数据发布情况


关注方式

微信扫描二维码

查找微信公众号【丁祖昱评楼市】

搜索微信号“dzypls”

最新文章